在世界上所有复杂的长期问题中,推进能源系统转向零碳可以说是一项最紧迫的任务。实现经济增长,离不开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然而,东南亚地区的能源供应长期依赖进口,且以化石燃料为主,保障能源安全与完成能源转型的挑战不言而喻。时至今日,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10个东南亚国家组成的东盟(ASEAN),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代价是,东盟每年向大气中释放约15亿吨二氧化碳,成为比日本(每年13亿吨)或德国(每年7.96亿吨)更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不仅如此,东盟还是全球唯一预计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将上升的地区。抛开经济、技术、自然和人力资源等不谈,东盟成员国的基本情况仍存在诸多差异,而整个联盟并没有可以作为实施行动计划参考的一致性原则。因此,即便当地具备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有利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迅速针对阻碍发展的瓶颈采取行动。
东盟拥有6.5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合计已达9.3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41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煤炭在东盟的能源结构中占绝大部分,预计到2040年由此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占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近一半。根据东盟能源中心的数据,2017年至2040年,该地区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当量(CO2e)将增长34%。《2021东盟对美国事务报告》(ASEAN Matters for America/America Matters for ASEAN Report)中则提到,2018年,印度尼西亚贡献了该地区4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泰国(12%)、马来西亚(11%)和越南(10%)合计占33%,即4个国家贡献了该地区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因为如此,当谈及东盟地区的能源转型时,上述国家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由于仅依靠化石燃料已经很难满足当地的能源需求,如果没有重要的资源被开发出来,东盟未来将成为天然气和煤炭的净进口国。这一问题还会影响该地区未来多年的能源负担能力。此外,中国和印度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也给当地市场的能源供应造成很大压力。这并不意味着东盟忽视了扩大清洁能源应用的努力。事实上,过去6年里,东盟一直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数据显示,越南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翻了一倍多,从1700万千瓦增至3500万千瓦。同期,土地稀缺的新加坡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也增加了50%以上。对东盟来说,短期目标是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总量的23%,占装机容量的35%,能源强度较2005年下降32%。而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与可负担性以及实现各国的气候承诺,未来十年将是东盟制定与气候目标相一致的更具体目标的关键阶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于2021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中预测,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9%,2022年为5.8%。另一方面,欧盟-东盟工商理事会(EU-ASEAN Business Council)发布的《推动东盟能源转型报告》(Powering ASEAN 's Energy Transition report)显示[1],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能源转型可为东南亚国家带来高达20%的GDP经济增长。以壳牌新加坡公司的10年计划为例,其称会在未来10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约三分之一。尽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这条道路并非没有挑战。无法获得融资、在激励措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实施方面缺乏政府支持或各国支持力度不均衡,以及地理限制是主要的挑战。此外,东南亚可再生能源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体系建设不成熟,一些国家还在探索形成合适的定价机制,这种模糊性可能会导致投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根据2021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气候谈判,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ISEAS Yusof Ishak Institute)、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ESI)和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专家组共同撰写了《东盟的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s in ASEAN)报告[2],提出在碳排放日益受限的情况下,有几种脱碳途径可以让东盟成员国走上正确的能源转型轨道。“经济分析表明,东盟五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二氧化碳的高强度排放有关。这些国家可以采取两项主要政策。首先,政策制定者可以鼓励以低成本生产的非化石燃料能源供应。其次,他们可以刺激研发支出,以增加环境相关技术的专利数量。”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报告作者之一的阿塔努·戈什雷(Atanu Ghoshray)说道。
“如果东盟五国寻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能源转型的路径将根据每个经济体的具体特点而有所不同。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东盟五国中是最高的,因此,减少该国碳排放量将有助于整个地区实现气候变化目标。为了防止经济放缓,印度尼西亚的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增加研发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经济学讲师、报告作者之一的马尔科·洛鲁索(Marco Lorusso)博士补充说。尽管东盟成员国给予了发展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气候行动依然受到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消费增长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东盟2025目标中并不包含任何逐步淘汰煤炭的表述。对此,《东盟的能源转型》报告的建议之一是,东盟各国政府可以创造一个更有利的环境,如改革补贴机制与实施碳定价,在短期内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报告还建议,在处理发展优先事项的同时,应当加强地区合作,与其他国家进行长期合作,以利用每个国家的相对优势,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NDC)并帮助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在这方面,需要发达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国际援助。
在东盟10个成员国中,有9个国家的目标是到2050年或更晚实现净零排放,只有菲律宾未给出具体时间节点。东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巨大。国际期刊《能源》(Energy)于2021 年12月刊发的一篇论文指出,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再加上抽水蓄能,东盟电力系统中的太阳能与风能渗透率可以达到78%~97%。
咨询公司普华永道(PwC) 新加坡基础设施团队负责人詹妮弗·泰(Jennifer Tay) 估计,2021年前三个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在全球筹集了近810亿美元,其中61%的投资将集中在可再生能源项目上。她指出,项目开发商、战略投资者和基础设施基金经理最希望在东南亚扩大太阳能发电的规模,风电紧随其后。在2022年1月11日举行的一场网络论坛上,东盟能源中心(ACE)研究分析师、专攻建模和政策规划的穆罕默德·里兹基·克雷斯纳万(Muhammad Rizki Kresnawan)认为:“2022 年将是东盟地区继续推进能源转型的一个转折点,在疫情后的几年里,为提供绿色复苏一揽子计划而建立的适当财政机制预计将在重振经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将使经济与气候目标保持一致。”东盟能源中心表示,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有望在2022 年实现东南亚一些最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扩张。比如,在印度尼西亚,两座漂浮式太阳能电站——一座是位于喀拉喀托钢铁厂的4 万千瓦电站,一座是位于西爪哇岛Cirata 的14.5 万千瓦电站——将于今年投入使用;泰国计划使今年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77 万千瓦,其中大部分是可再生能源;越南已于2021 年年底批准建设1180 万千瓦的风电装机,预计2022 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48.8 万千瓦。
大多数东盟国家正处于引进减排新技术的初期阶段。随着各国更新其国家自主贡献,这正是鼓励采用新技术提高电力部门效率和减少排放的好机会。例如,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变得更具竞争力,它们正成为减少排放最有价值的选项。东盟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也正因为如此,它们目前融入电力系统相对简单。中国在风电、光伏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可以为推动东盟能源转型注入动能。早在2016 年,远景科技集团就曾将低风速风电机组引入东盟,越南和平5 号以及TRE 嘉莱风电项目也分别采用了这家中国企业的风电机组。
越南海岸线长达3000公里,可开发海上风电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风电企业加快了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步伐。2020 年,金风科技在越南开展了薄寮三期、朔庄一期海上风电项目。在2021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1)上,针对东南亚市场,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风电行业长期发展积累的全产业链,是中国开拓新兴市场的核心优势。同年,中国电建同越南WTO公司签订越南金瓯3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EPC 合同;东方风电先后签约越南宏秀陆上风电项目,越南长海3、4 期海上风电项目;明阳智能在越南获得的风电订单容量超过70 万千瓦。中国企业在越南风能开发方面的经验为其他东盟国家提供了启示。与此同时,通过打造国内首个规划建设的风电城——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风电装备从阳江港出口东盟,将大大缩短海上航程时间和节约海运成本,为国内风电装备出口打下良好基础。刚刚迈进2022 年,中国企业已经与更多东盟国家展开了合作,例如,1 月27 日,远景科技集团携手吉宝基础设施与IES,帮助东盟成员国加速零碳转型与智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风电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重点,风电“扬帆出海”有利于展示中国的技术和实力,体现中资企业的绿色环保形象。同时,这也有利于带动中国的风电装备、标准、施工、资金“走出去”,增强民族品牌的影响力。CWEA本文相关参考报告来源:
[1]《推动东盟能源转型报告》(Powering ASEAN 's Energy Transition report) https://www.jetro.go.jp/view_interface.php?blockId=32332087
[2] COP26:《东盟的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s in ASEAN)报告:https://esi.nus.edu.sg/docs/default-source/other-publication/uk-singapore-asean-cop26-energy-transitions-report.pdf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uk-singapore-cop26-universities-network-policy-reports
其他关于东盟可再生能源相关报告: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026880/Green_Finance_COP26_Universities_Network_Policy_Report.pdf
https://www.siew.gov.sg/docs/default-source/event/2020/asean-energy-transition-outlook_dolf-gielen_irena.pdf
https://asean.org/wp-content/uploads/2021/10/ASCCR-e-publication-Final-12-Oct-2021.pdf
https://www.eria.org/uploads/media/PPT/2022-Jan-Dr.-Nuki-Agya-Utama-FPCI-ERIA-METI-Public-Discussion.pdf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b368bf70-317d-4666-b673-0009b79ded39/ASEAN_Renewable_Energy_Integration_Analysis.pdf
https://www.nrel.gov/docs/fy19osti/71814.pdf
https://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159312/adbi-asean-2030-borderless-economic-community.pdf
关注CWEA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2203报告”可下载本文相关报告。(共17个报告,46.3MB)
越南风电2020开局—前进还是停滞?
资料 | 最新欧洲和亚太海上风电地图(附下载)
世界经济论坛专栏|2020年绿色能源的5个里程碑
一体化设计,海上风电的幕后英雄
投稿与联合研究欢迎风能行业相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产业分析师向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赐稿,或进行联合风能产业研究。CWEA投稿邮箱:
cwea40@cwea.org.cn,或请公众号后台留言产业研究服务:
hejy@cwea.org.cn,何老师;电话:010-59796665-3612
关注CWEA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2203报告”可下载本文相关报告。(共17个报告,46.3MB)更多能源和风电行业专业报告,请关注风能专委会CWEA公众号,文章列表页右上角搜索“报告”,即可获取最新最全的报告。也欢迎您将CWEA公众号转发给朋友参考。
如果觉得好,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